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发布日期:2022-04-29信息来源:
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黄 毅
胸怀“国之大者”
抓好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落实
统筹做好“三件大事”要总揽全局,增强大局意识。“三件大事”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统一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之中,统一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之中。统筹做好“三件大事”,必须增强大局意识,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不能“单打一”,更不能将三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统筹抓”,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面对世纪疫情的跌宕反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以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非凡实践,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紧要期。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针对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本领,完善各种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从中央到地方不断细化防控政策,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大部分地区随着疫情逐步好转,正在争分夺秒复工复产。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安全生产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安全生产贯穿于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全过程和各方面,发挥其保驾护航作用,决不能因为各项工作跟不上,防范措施不到位,发生各类事故而影响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大局。国务院安委会适时制定部署的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是积极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着力保持国泰民安社会环境的迫切之需。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抓好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落实。
把“两个至上”理念贯穿各项工作始终 高质量统筹做好各方面工作
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统筹做好“三件大事”,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当前统筹做好“三件大事”,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实践检验。因为“三件大事”互相交织,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牵涉方方面面,不能搞“单打一”。要把握好政策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善于弹钢琴,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高质量统筹做好各方面工作。要坚持不懈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决不能半途而废。疫情反弹严重的地区,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注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倡互助协作、相互尊重、齐心合力,共同解决好面对的复杂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好防与放的辩证法,处理好“红灯”“绿灯”“黄灯”之间的关系,努力为困难企业解忧纾困,保障物流畅通,保障生产和生活物资供应,使各项工作协调有序推进,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
当前,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持续向安全生产领域延伸传导。面对严峻复杂的局面,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谋划安全生产工作,主动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肩负起防控重大风险、守护民生民安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要增强信心、保持定力。要算政治账、经济账、社会账、民生账,既要亮“绿灯”和“黄灯”,帮助从规划、标准、项目、建设等方面提升安全水平;又要敢于亮“红灯”,防止粗放发展,杜绝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对精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专门要求。要切实提高从经济发展全局考虑问题的自觉性,注意从实际出发,提高监管执法的精准性、有效性,决不能只亮“红灯”、不给“绿灯”,更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一关了之、一停了之,甚至一家企业出事故就关停一片。要创新安全监管的方式方法,加强实时监控,加强远程指导,加强风险研判,加强预警预防,做事都要往前想、往实处抓,真正实现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应急救援人员关爱和矿山尘肺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