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发布日期:2022-04-29信息来源:


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黄 毅

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以下简称“三件大事”),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明确要求,必须凝心聚力,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必须看到,当前仍有一些地区和部门没有真正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有所滋生,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些关键环节上,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甚至只亮“红灯”、不给“绿灯”;重发展轻安全的问题依然突出,对重大工程安全把关不严、监管执法不严,严重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这些都影响和干扰了工作大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胸怀“国之大者”
抓好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落实

统筹做好“三件大事”要总揽全局,增强大局意识。“三件大事”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统一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之中,统一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之中。统筹做好“三件大事”,必须增强大局意识,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不能“单打一”,更不能将三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统筹抓”,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面对世纪疫情的跌宕反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以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非凡实践,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紧要期。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针对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本领,完善各种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从中央到地方不断细化防控政策,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大部分地区随着疫情逐步好转,正在争分夺秒复工复产。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安全生产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安全生产贯穿于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全过程和各方面,发挥其保驾护航作用,决不能因为各项工作跟不上,防范措施不到位,发生各类事故而影响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大局。国务院安委会适时制定部署的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是积极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着力保持国泰民安社会环境的迫切之需。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抓好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落实。

把“两个至上”理念贯穿各项工作始终

统筹做好“三件大事”,要强化“两个至上”理念。统筹做好“三件大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是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所以,不论是抓经济发展、疫情防控,还是抓安全生产工作,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两个至上”理念贯穿各项工作始终,做到非常明确、非常强烈、非常坚定。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坚决不能要带血的GDP,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划定的红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逾越。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安全事故多发频发,人民群众没有安全感,那发展的意义何在,发展成果谁来享受?如果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同类型事故反复发生,那就不仅仅是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了,而是草菅人命!所以,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彻底战胜疫情,必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两个至上”是中国抗疫斗争的真实写照、不变遵循。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就是贯彻“两个至上”的忠实体现。只有疫情被有效控制住,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才能得到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才能具备条件。抗疫就是保民生,就是保经济发展。我们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考察海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本领,完善各种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力求增强其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尽可能减轻疫情对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影响。
安全生产工作是保护生命、拯救生命的神圣事业,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战胜疫情、促进发展的根本力量。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就是保护生产力。在当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两个至上”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高质量统筹做好各方面工作
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统筹做好“三件大事”,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当前统筹做好“三件大事”,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实践检验。因为“三件大事”互相交织,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牵涉方方面面,不能搞“单打一”。要把握好政策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善于弹钢琴,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高质量统筹做好各方面工作。要坚持不懈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决不能半途而废。疫情反弹严重的地区,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注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倡互助协作、相互尊重、齐心合力,共同解决好面对的复杂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好防与放的辩证法,处理好“红灯”“绿灯”“黄灯”之间的关系,努力为困难企业解忧纾困,保障物流畅通,保障生产和生活物资供应,使各项工作协调有序推进,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

当前,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持续向安全生产领域延伸传导。面对严峻复杂的局面,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谋划安全生产工作,主动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肩负起防控重大风险、守护民生民安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要增强信心、保持定力。要算政治账、经济账、社会账、民生账,既要亮“绿灯”和“黄灯”,帮助从规划、标准、项目、建设等方面提升安全水平;又要敢于亮“红灯”,防止粗放发展,杜绝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对精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专门要求。要切实提高从经济发展全局考虑问题的自觉性,注意从实际出发,提高监管执法的精准性、有效性,决不能只亮“红灯”、不给“绿灯”,更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一关了之、一停了之,甚至一家企业出事故就关停一片。要创新安全监管的方式方法,加强实时监控,加强远程指导,加强风险研判,加强预警预防,做事都要往前想、往实处抓,真正实现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应急救援人员关爱和矿山尘肺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2022年4月29日二版 原标题《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责任编辑:刘强
●编辑:董臣




责任编辑:市应急管理局